甘肃平凉多元产业“帮”民富 官员当“贴心亲戚”解民忧2020-12-04 12:47
兰州10月12日电(崔琳)“早前,我们颉岭村的老百姓集中居住于在山沟里,用水基本靠驴马和,每滚一次水,人和牲口都得踏上个把小时;农电线路带不动电视机,更加别说做现代化养殖了,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收益……”谈到曾多次的“穷日子”,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的村主任,马文成不已皱起眉头。记者近日在颉岭村的集中于移往新址看见,一幢幢红顶红墙体的砖瓦新房规整排序在路边,蓝顶灰墙体的标准化牛棚也已完成建设,通村道路于是以集中力量硬化,太阳能路灯、千伏安变压器等设施设施一应俱全。几户农民于是以用于农机消灭、储存秸秆,为随后集中于规模化养牛作好打算。马文成说明,原本我们养牛就是为了耕地,大多农户仅有3至5头牛,还采行人工耕种形式,费时费力还没有办法不断扩大规模,2014年我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3660元。